關于我們
ABOUT US

公司電話:
0898-66811301
公司傳真:
0898-66811743
銷售電話:
+86-0898-66811301-306/303
電子郵箱:JST@jst.com.cn
-
簡歷投遞郵箱:
dongxf@jst.com.cn
hr_01@jst.com.cn
-
供應商資料投遞郵箱:
jstcg@jst.com.cn

惠風和暢,百花盛開。備受行業關注的“漂浮式海上風電工程技術研討會” 4月10日在???middot;亞特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超500位代表參加會議。

大會由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主辦(下稱“中國海上風電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上??睖y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金盤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主辦。

開幕式及上半場主題報告環節由中國海上風電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翟恩地主持。中國海上風電建設迎來高速發展期,漂浮式風電技術已成為深遠海風電的研究與實踐重點,本次大會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匯集行業前沿學科研究與工程技術專家共同探索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路徑,旨在加快工程技術的創新進步,解決漂浮式發展難題。
中國海上風電協會會長蔡紹寬、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秘書長、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秘書長祁和生,海南金盤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遠及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領導等出席大會并致辭。



開幕式致辭環節后,國家電投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范霽紅,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郭辰,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孫長平發表了主題報告。

海上風電方面集團堅持由淺水到深水,由近海到遠海的發展原則,遠海的漂浮式風電仍面臨成本較高、技術不成熟的挑戰,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應融合就地制氫、海洋牧場、綜合智慧能源以及柔性直流進行綜合考慮。



上午下半場主題報告環節由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副秘書長、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趙生校主持。上??睖y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林毅峰、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團總工程師翟恩地、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迎九、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王革發表了主題演講。





下午上半場由中國海上風電協會常務副會長柳地主持。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部主任王一波、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總工程師賀小兵、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海上浮式風電裝備總設計師董曄弘、招商局工業集團首席科學家徐立新發表了主題演講。


受限于近海各式功能區重疊及資源的限制,深遠海海上風電無疑更具長遠發展空間。相關統計表明,當前全世界有30多種浮式風機概念。“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發展將由陸向海,海域由淺到深,結構由固定式到漂浮式,突破近海限制,避免多功能干擾,適用于超大機組,具有更大的空間。在運營方面,浮式風機與系泊系統解脫后具有拖航移動特性,大多數浮式風機主體可拖過拖航回港或重新部署,運營模式也將更具活力與空間。
↑ 董曄弘:《浮式風電裝備研制的技術思考》
深遠海資源在海上風電的資源占比很高,歐洲由海洋工程裝備主導漂浮式海上風電的研究與開發,漂浮式研究的思路包括2種,以風電裝備的思路開展設計將浮動平臺視作特殊的基礎支撐形式;以海工裝備的思路開展設計將風電機組視作水面結構物。通過技術進步,尋求整體設計時在成本、性能以及可靠性之間存在矛盾的解決方案,在綜合利用方面,可結合深遠海漁業、石油開采、海水淡化等多模式考慮,未來漂浮式風電將成為我國的關鍵核心技術。
↑ 徐立新:《漂浮式風機設計降本增效—容量及浮式基礎優化》
各國海上風資源及地形不同,不一定統一發展路線。歐洲海上風電風資源較國內豐富,漂浮式風電主要在歐洲,浮式基礎的形式較多,多機組的平臺應用,具有節約用海面積、減小風場內電纜的優勢。漂浮式平臺主尺寸及重量即輕量化設計式最具挑戰、影響最大的關鍵技術,安裝技術對成本的影響位居第二,先進仿真技術是技術緊急度的關鍵所需。與此同時,知識產權敏感度相關的前三位技術點包括結構輕量化、風電機組控制技術以系泊系統的設計。
下午下半場由由中國海上風電協會副秘書長、上??睖y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專業師陸忠民主持。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夏峰(技術總監陳凱代)、海南金盤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裁陳偉、Principle Power中國區市場負責人張奧發表了主題演講。
↑ 陳偉:《海上漂浮式風電升壓變壓器的研究》
海上漂浮式風塔內應用的干式變壓器,需要重點考慮風塔震動帶來的影響,提高干式變壓器在高濕度、高鹽霧環境下的穩定性,需要考慮隔絕外界污穢空氣的設計方案,海上腐蝕、運維難度大均是目前面臨的挑戰。通過傾斜靜力學、搖擺運動學、搖蕩動力學的仿真與計算,來解決振動方面的問題。通過成品型式試驗站、原材料理化實驗室模擬海洋環境,設計驗證產品防腐性能,并針對海上應用的干式變壓器,開發了智能監測方案,實現實時監測,提高產品運行的可靠性。
↑ 張奧:《漂浮式風電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
全球70%-80%的海上風電資源位于深海區域,水深超過60米的風資源更好,漂浮式海上技術是下一個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海上風電發展的大風口。PPI的成熟技術在項目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公司浮體平臺的獨創核心技術在于基于當地海洋資源近50年的數據搜集,開發的自動水壓載系統,能夠實現快速平衡調整,讓平臺應對各種極端情況。相信在諸多成熟時,在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漂浮式風電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
圓桌論壇以《我國漂浮式海上風電創新與發展》為主題,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副主任張曉朝主持。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慶安、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副總經理裴愛國、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上業務單元總經理王健、中船重工集團第702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程小明、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許移慶、中交三航(上海)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成芹參與了圓桌論壇。
許移慶:漂浮式機組設計初期,是讓固定式的海上風電機組去適應漂浮式基礎,但真正運行起來后,對于漂浮式基礎運行中對風電機組的影響評估工作還不是特別深入。對比固定式,漂浮式基礎有很大不同,在監測系統、控制策略、運維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均需要技術創新去實踐解決。
王健:金風科技在海上風電領域開展了很多工作,也在做一些比較前沿的技術研究與積累。漂浮式海上風電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不論海下海工的設計還是海上的風電機組設計,都需要綜合業主、整機、海工、海纜去考慮,以實現整體優化。試驗平臺與實際運行環境相比有很大的區別,需要更多的經驗積累。整體設計中需要從機組、海工、施工、運輸安裝等多維度思考,將系統各方面的問題想清楚,實現產業鏈的聯合開發。
李慶安:漂浮式海上風電是風電裝備制造與海洋工程兩大領域的融合,是整機與浮體的深度設計的結果,很多國外漂浮式風電相關企業都有海工經驗,國外技術多為海工企業引導開發。臺風的復雜性、空氣流、海洋流對控制策略的影響,均對漂浮式海上風電的發展提出的挑戰,這也是未來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
程小明:漂浮式海上風電要進行新概念的機組和浮體設計,當前結構大幅降低成本難度較大,可以拋開現有形式多做一些新的嘗試。開發綜合利用也是一個創新方向,不僅僅是風力風電平臺,要把其他的能源形勢、水產養殖結合起來,有利于成本的控制。漂浮式風電在降本方面,還有很多精細化的工作要進行。
張成芹:漂浮式海上風電方面,設計優化和整體系統的產業融合非常重要,除了機組運行時,在運輸、吊裝過程中也會載荷有相應的要求,浮式風機的載荷的設計要考慮整個施工周期。漂浮式海上風電的建設,施工技術路線要從示范開始,再做規?;_發。

“漂浮式海上風電工程技術研討會”即“中國漂浮式海上風電大會”,是專注于海上風電工程技術研討與交流的行業峰會。來自政府部門、社會團體、風電投資開發商、裝備制造企業、咨詢設計機構等超過200家單位的5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遠超會議設計規模。大會圍繞“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海上工程技術、漂浮式機組及基礎”等展開交流,共同探討新形勢下漂浮式海上風電工程技術的前沿解決方案以及創新發展路徑。推動漂浮式海上風電工程技術持續進步,為漂浮式海上風電的健康發展以及商業化應用匯集力量。